close
也是因為最近有一些感觸吧,又受到署名『帥哥中』的友站站主啟發,我決定要來談談我的家人。

在 國中畢業以前,我的家,定義是很模糊的。並不是每天就寢之處,也不是有兩老一少拼命對我嘮叨的情景。這些對我而言都只是家的一部分。我一直認為,『家』是 對於一個可以提供人歸屬感的地方,最溫柔、貼切的稱呼。因此,我把教室當作我的家,我的同學是我的家人;我也把同好們當作我的親人,網路上的私人會客室就是我的家。

然而有些時候,我悄悄淡忘了。一下子,朝夕相處的血親不再是家人,只是同一家旅店的宿客;成長的環境不再是故鄉,而矮化成一個總是想要逃離的牢籠。習慣總 會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侵蝕判斷力,當你開始對於某個人事物習以為常,你也開始學會揮霍,而不再相信週遭的一切是多麼值得珍惜。

直到國中畢 業,我們搬了家,來到比過去更精緻更舒適的生活。我卻覺得彆手彆腳、生澀害羞。這裡不屬於我,我不屬於這裡。我開始想念從前懼怕的鄰居、開始發現從前不曾留意的零碎事物、開始懂得欣賞故家門前的並排停車。我覺得我失去了許多,我把自己的安全感和寧靜遺忘在故家。隨著新的裝潢、新的住客,我的一切也都不復存在,彷彿過去的痕跡被抹去了一樣。沒有了過去,我是誰呢?

高一結束時,我妹妹面臨升上國中的抉擇:在公立和私立的掙扎中,她最後毅然決然的決定選擇私校,進入華興中學,並且開始喜樂參半──我相信對她來講一定是這樣──的住校生活。然而,對我所身處的這個家,妹妹的離開卻無疑是前所未有的改變,改變則意味著另一次的失落,然後適應,但我卻怎麼樣也走不出那份失落。

雖然我有時候會覺得家裡有一個小女生很不方便,也有時候會覺得這些娘們很煩,但是我無疑是喜歡她的。她總是很耐心的聽我的長篇大論,雖然有時候會不耐煩的 用不成熟的語言和我爭辯,但是她仍是我最愛的聽眾;她也總是為我隱瞞惡行惡狀(例如:偷打電動、偷吃東西等等),雖然她偶爾會拿這些秘密當成威脅反過來咬我一口,但是我也會這麼做;她總不會忘記吃到好吃的東西時,自掏腰包多買一份帶回來跟我分享;就算每一次我都忘記她請我幫忙的事情,她也不會用怨恨在心裡記我一筆。

然而這些生活情景大量的減少,回憶起來,更加的難熬。

現在才知道,純粹心理上的親近和骨肉血緣的親近是無法相題並論的,一個從小陪伴到大的聲音突然消失在你的耳際,久久才能相見一次。那樣的疏離是無助的,甚至比朋友之間的離間還要孤獨。

你多久沒有擁抱自己的家了?我了解到『家』真正的定義時,我妹妹已經以學校為家、我的過去已經被租客佔領。我慚愧過去自大狂般的將家的定義放大擴廣,家的概念應該是要聚焦的。沒有人能把對於『家』那種全力的愛分散。

擁抱你的家吧!真正與你共度十七年喜怒哀樂,卻逐漸被急著想飛、急著長大的我們所淡忘的家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unjorian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